<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天氣百科 更新時間:2024-05-29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1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毫無疑問,對地球今后的氣候變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會議在現代化的Bella中心舉行,為期兩周。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會議概況

會議概況1互動百科代表在哥本哈根

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地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參與人員:超過85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出席

焦點:主要問題集中在責任共擔

目的: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結構和成員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92個國家批準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合作伙伴:與全球環境基金合作,向窮困國家轉讓資金,支援它們減排。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

峰會進程1大會議程(請點擊查看)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重要日程安排

12月07日開幕式

12月07日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10日-11日非正式團體會議

12月17日國家發言、高級別會議

12月18日結束:通過決定和結論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峰會開幕

當地時間12月7日上午10時40分(北京時間17時40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在首都哥本哈根正式開幕。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官方“草案文本”192個締約國家認同

2009年12月11日上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產生了官方草案文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長期合作行動計劃的“主席草案文本”,以及《京都議定書》修正案的“主席草案文本”?!豆s》長期合作行動計劃的主席草案只有7頁,《京都議定書》修正案的主席草案為27頁。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非洲國家集體抗議大會被迫暫停

14日上午,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共同組織新聞發布會,拒絕大會主席赫澤高當天早上提出的先談判“長期合作行動”議題、而后談判《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議題的建議。上午10時30分,由于非洲國家譴責發達國家試圖拋棄《京都議定書》并舉行抗議活動,大會談判進程被迫暫時停止。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77國集團可能集體退出談判

代表發展中國家的77國集團已表示,如果富裕國家在談判中不正確對待《京都議定書》,77國集團不排除集體退出談判的可能性。他們表示,歐盟并沒有能夠承擔起調解人的重擔。 此前,澳大利亞和日本及其他部分發達國家已成功中斷了《京都議定書》的討論。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峰會進程氣候峰會確認實行雙軌制

經過將近一周的討價還價后,哥本哈根會議的基本框架終于露出端倪。從大會獨家獲得標明是12月11日9時30分版本的京都議定書升級版和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的建議文稿,兩份文稿都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大會討論的,反映了將近一周的談判成果。從兩份文本草案看,發展中國家堅持的雙軌制得到了確認,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在第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將以京都議定書升級版的形式規定;而美國等非京都議定書締約方等國家的參與,則將在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框架下給予規定。這兩份文件涵蓋了兩個單獨談判,反映了這兩年來官方討論的成果。京都議定書談判部分不包括美國。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背景

背景1人們在觀看“氣候公正時刻”集會活動的宣傳板

根據2007年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第13次締約方會議通過的《巴厘路線圖》的規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15次會議將努力通過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議定書》,以代替2012年即將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考慮到協議的實施操作環節所耗費的時間,如果《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2009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并獲得通過,那么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會導致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會議被視為全人類聯合遏制全球變暖行動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發展

發展1奧巴馬將出席哥本哈根氣候大會 聯合國表示歡迎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重要性的提出,最早是在1979年的全球首次世界氣候大會。在這場主要由科學家參加的大會上,氣候變化首次作為一個引起國際關注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1989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成立,為科學界評估氣候變化提供了官方平臺。至今,IPCC共發布了四次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其中,1995年的報告強調了采取強有力政治行動的必要性,2001年報告為氣候變化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到了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氣候變暖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明顯增加,未來100年全球地表溫度可能升高1.6到6.4度,由此造成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洪澇干旱等將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發展西方利益集團的分化

早在1990年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后,政治家們就行動了起來。這就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并于1994年正式生效。

從1994年開始,UNFCCC每年召開締約方大會(COP)。1996年日內瓦締約方會議正式進入議定書談判階段。

1997年COP3通過《京都議定書》(下稱《議定書》)無疑是又一個里程碑。規定了2012年前主要發達國家減排溫室氣體的種類、減排事件表和額度等,設計出三大創舉性制度:排放交易制度(ET)、聯合履約機制(JI)和清潔發展機制(CDM)。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發展通往哥本哈根之路

2005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COP11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開啟了《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談判等諸多重要議題,并確立了“雙軌制”:在《議定書》下特設工作組,談判發達國家第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在《公約》下將美國、澳大利亞等非《議定書》締約方納入長期合作行動的談判。

2007年COP13達成的《巴厘島路線圖》,則“授權”(mandate)特設工作組在2009年完成針對發達國家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的談判,這也是為何哥本哈根會議如此關鍵之所在。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要素

要素1哥本哈根氣候大會

——每個人必須貢獻一份力量。氣候變化是影響所有國家的全球挑戰,因此,達成新的全球氣候變化協議符合所有國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應對氣候變化是一項全球性的任務,涉及每個人。因此,工業化國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參與都是必要的。不過,在應對全球變暖中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是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根本原則。

——新的氣候協議需要解決四個問題:1)確立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中期減排目標;2)幫助最貧困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3)技術開發與轉讓;4)資金支持。

——“巴厘島行動計劃”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第一步,也為未來的談判進程確定了路線圖。既定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進程以及八國集團峰會和主要經濟體會議都將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重要的是非政府組織、科學技術、企業界的廣泛參與。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預期目標

官員們將達成一個新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協議,并以此作為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結束后的后續方案。根據UNFCCC秘書長德波爾的表述,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以下四點達成協議:

1、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額是多少?

2、像中國、印度這樣的主要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3、如何資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4、如何管理這筆資金?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焦點問題

焦點問題主要問題集中在“責任共擔”。

氣候科學家們表示全球必須停止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間開始減少排放??茖W家們預計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氣溫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溫室氣體減排量需達到1990年水平的80%。

中國政府爭辯說,從道義上講,中國有權力發展經濟、繼續增長,增加碳排放將不可避免。而且工業化國家將碳排放“外包”給了發展中國家——中國替西方購買者進行著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產制造。作為消費者的國家應該對制造產品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負責,而不是出口這些產品的國家。

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將影響到COP15能否成功。同時,還有人懷疑現在采取的任何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可能都顯得微不足道、為時已晚。衛報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近9成的氣候學家不相信通過政治手段能避免全球平均氣溫再上升2℃。根據歐盟定義的級別,2℃,意味著“危險”。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各國態度

各國態度1地球變暖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各國態度中國

從全球來講,共有192個國家參加了全球氣候保護協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并于1997年簽訂了《京都議定書》,承諾在2012年前共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并幫助脆弱地區應對變暖帶來的災害。而中國也已經從科學和社會發展等多方面認識到了氣候變化的巨大影響,并且開始進行著積極的應對。中國于2005年通過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在這個積極政策的引導下,截至2008年底,我國風電發電量128億度,比上年增加126.79%。風力發電已經成為這場能源革命中的主要力量。我國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此外,中國還提出了到2010 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到2010年努力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20%、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爭取達到16%等一系列目標。

中國希望能夠全球建立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在公約的框架下,接受公約的指導。發達國家出的資金應該給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要優先給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以及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使用。中國現在正在,以后也愿意繼續通過南南合作、雙邊合作的形式,給這些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資金上的支持。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各國態度美國

堅持《京都議定書》背景下的態度,希望拉著發展中排放大國共進共退,強調“共同的責任”。美國國內保守勢力一直把美國減排與中國減排責任捆綁在一起。奧巴馬當選后宣布,要在2020年或之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回復至1990年的水平。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各國態度歐盟

歐盟無疑是氣候變化談判最積極的推動者和領跑者。歐盟各國領導人就“到2020年時將溫室氣體排放在1990年的基礎上削減20%的細節問題”達成一致。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各國態度澳大利亞

目前澳大利亞正在努力推進一種“計劃方式”,這種方式中,各國分別提出它們排放的目標和減排政策(比如碳交易)。接著各國應該適時報告實現這些目標的進程。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各國態度印度

印度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5%,印度堅決不同意在哥本哈根談判中設定具體的減排目標,并表示要聯合中國共同抵制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壓力。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分歧

2008年以來,各方已經舉行了9輪會談,但在發達國家中期減排目標和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兩個問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兩大陣營分歧較大。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分歧中期減排目標

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2020年應當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減排40%。目前只有挪威予以承諾,而歐盟僅提出減排20%到30%,日本提出減排25%,美國則只承諾4%左右,且這個目標尚未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分歧資金問題

歐盟領導人達成一致認為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每年需要約1000億歐元資金。但至于歐盟可以承擔其中的多少并沒有給出具體數字。美國也始終沒有提出一個資金數額。發展中國家對此比較失望。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前瞻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前瞻必須對發達國家設定具體減排目標

哥本哈根會議主席、丹麥氣候與能源部長康妮·赫澤:《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顯示出了在第一階段實現各自目標的決心。哥本哈根達成的協議必須對發達國家設定具體的減排目標。希望發達國家能同意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25%—40%的整體目標。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前瞻會議或難達成各方都同意的具體標準

《京都議定書》下的幾個彈性機制確實在發揮作用。很明顯的一點是,清潔能源機制已超出預期。對于清潔能源機制的一個建議是加強項目的地理分配,提高清潔能源執行理事會決策的透明度??雌饋碜詈箅A段不太可能有一個各方都同意的具體標準,但是大家都必須作出貢獻,尊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

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印尼
西方要求發展中大國強制減排“不公平”
發達國家要承擔的責任是進一步削減碳排放。把減排責任推卸給印尼等發展中國家是“不公平”的。

日本
催促美國減排承諾
日本氣候官員稱,美日的差別在于,日本已經向國際社會做出了具體的減排承諾,美國還沒有。
阿根廷
發達國家應投入更多資金
阿根廷強調,如果發達國家未能投入相應的資金,那么在哥本哈根的討論將毫無意義,遏制全球變暖的目標實現起來將會“十分艱難”。
加拿大
不會大幅提高減排目標
加拿大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約2%。加拿大不會考慮大幅調整這一目標。
巴西
巴西沒有制定減排計劃的義務
巴西高調宣布39%減排方案,同時表示“巴西沒有制定減排計劃的義務,但巴西的決定可以促使”其他國家效仿。哥本哈根峰會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于發達國家是否同意拿出巨額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
法國
承諾減排50%
巴西和法國已就同意采取共同立場。他們將努力在2050年前,使工業化國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減少50%,并敦促美國和中國采取強有力的舉動。
非洲聯盟
發達國家應加大減排力度
非洲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的地區,但由于經濟欠發達等因素,非洲因氣候變化而蒙受的損失比其他大陸都大。
歐盟
再減將視其他發達國家而定
盡管全球政府層面的減排協議難以達成,但這沒有影響歐盟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帶頭作用。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意義

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對地球今后的氣候變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大會之最

最撲朔迷離的泄密

原本氣氛凝重的氣候大會,卻以一場撲朔迷離的電子郵件泄密案開場。 存放在西伯利亞城市托木斯克一家網絡安全公司服務器上的3500多封電子郵件被神秘黑客捕獲,并在哥本哈根大會前曝光。郵件顯示,氣候專家合謀操控科學數據,隱瞞對氣候變化科學“不利的”研究。

最小題大做的提案

每年的國際性大型會議,總有一些神通廣大的記者能夠提前搞到會議提案文本。這一回,英國《衛報》記者捅出個“丹麥提案”,在氣候談判的第二天掀起一場不小的波瀾。這份由英國、美國和丹麥起草的提案將部分發展中國家列入“最脆弱國家”,單獨設立減排目標,企圖以此分裂發展中國家陣營。

火藥味最濃的交鋒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一直被置于聚光燈的焦點中。由于各自所代表的陣營的利益不同,中美在會場上也展開了正面交鋒。 會議第三天,美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托德·斯特恩剛剛走下飛機就召開新聞發布會,把槍口對準中國,“公共資金,特別是美國政府的公共資金,絕不會流向中國”。他否認發達國家應該為其在工業化進程中累積造成的大氣環境污染“埋單”,要求中國采取更大力度的減排目標。

最火爆的新聞發布會

在貝拉會議中心,最能真切感受“氣候變暖”的地方是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人頭攢動,熱島效應急劇上升。中國代表團每天都在這里舉行各種研討會、吹風會和新聞發布會,房間雖然不小,但仍無法應對蜂擁而至的中外記者。離新聞發布會還有半個多小時,記者趕到時,卻連腳也插不進去。

最摳門的會議招待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可能是記者參與過的諸多國際性會議中最“摳門”的一個,不僅沒有禮品袋、公文包、紀念品,會場內所有的食 物都得自掏腰包購買。 想想幾個月前的意大利八國峰會,還是在地震災區召開,但豐盛的自助大餐、紅酒、咖啡、甜點,隨便吃喝。在眼下無節制消費甚至浪費而導致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這樣的“摳門”卻得到了所有記者和與會人士的支持。

最慷慨的硬件設施

在許多硬件設施上,哥本哈根大會卻又顯得非??犊?。4500臺筆記本電腦、清一色的聯想IBM,免費供記者使用,還有幾十臺電腦裝有話筒、攝像頭和Skype軟件,供記者打視頻電話。每排記者席上都有激光打印機,隨意打印材料。由展覽中心改造成的巨大公共空間,全部留給會場交流和非政府組織的活動,舒適的沙發、溫暖的燈光和環保主題強烈的布局,無處不讓人感到主辦方的慷慨大方和良苦用心。

最混亂的組織工作

原本能夠容納3500多名記者的新聞中心,卻有1萬多人申請采訪。措手不及的主辦方不得不在最后一天,停止記者證的發放,控制大會人數。領證時,幾百名記者曲曲折折,排到1公里外,大門一道關,安檢要排隊,領證繼續排隊。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居然連續3天被拒會場門外。根據大會程序,所有談判代表、非政府組織和媒體都必須佩戴附有電子條形碼的注冊牌,進場和出場時都必須掃描條形碼以確認權限。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歷屆氣候大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是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公約,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首腦會議上通過。公約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公約已擁有189個締約國。公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COP)于1995年在德國柏林召開。

COP1·德國柏林 1995年

會議通過了《柏林授權書》等文件,同意立即開始談判,就2000年后應該采取何種適當的行動來保護氣候進行磋商,以期最遲于1997年簽訂一項議定書,議定書應明確規定在一定期限內發達國家所應限制和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COP2·瑞士日內瓦 1996年

會議就“柏林授權”所涉及的“議定書”起草問題進行討論,未獲一致意見,決定由全體締約方參加的“特設小組”繼續討論,并向COP3報告結果。通過的其他決定涉及發展中國家準備開始信息通報、技術轉讓、共同執行活動等。[詳細]

COP3·日本京都 1997年

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大會上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它規定從2008到2012年期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其中歐盟將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

COP4·布宜諾斯艾利斯 1998年

大會上,發展中國家集團分化為3個集團,一是易受氣候變化影響,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島國聯盟(AOSIS),他們自愿承擔減排目標;二是期待CDM的國家,期望以此獲取外匯收入;三是中國和印度,堅持目前不承諾減排義務。

COP5·德國波恩 1999年

通過了《公約》附件—所列締約方國家信息通報編制指南、溫室氣體清單技術審查指南、全球氣候觀測系統報告編寫指南,并就技術開發與轉讓、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期國家的能力建設問題進行了協商。

COP6·荷蘭海牙 2000年

談判形成歐盟-美國-發展中大國(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勢。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執意推銷“抵消排放”等方案,并試圖以此代替減排;歐盟則強調履行京都協議,試圖通過減排取得優勢;中國和印度堅持不承諾減排義務。

COP7·摩洛哥馬拉喀什 2001年

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的COP7上,通過了有關京都議定書履約問題(尤其是CDM)的一攬子高級別政治決定,形成馬拉喀什協議文件。該協議為京都議定書附件一締約方批準京都議定書并使其生效鋪平了道路。

COP8·印度新德里 2002年

會議通過的《德里宣言》強調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可持續發展仍然是各締約國今后履約的重要任務?!靶浴敝厣炅恕毒┒甲h定書》的要求,敦促工業化國家在2012年年底以前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

COP9·意大利米蘭 2003年

在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的情況下,俄羅斯不顧許多與會代表的勸說,仍然拒絕批準其議定書,致使該議定書不能生效。為了抑制氣候變化,減少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會議通過了約20條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環保決議。

COP10·布宜諾斯艾利斯 2004年

來自150多個國家的與會代表圍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10周年來取得的成就和未來面臨的挑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溫室氣體減排政策以及在公約框架下的技術轉讓、資金機制、能力建設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

COP11·加拿大蒙特利爾 2005年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同年11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行的COP11達成了40多項重要決定。其中包括啟動《京都議定書》新二階段溫室氣體減排談判。本次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被稱為“蒙特利爾路線圖”。

COP12·肯尼亞內羅畢 2006年

大會取得了2項重要成果:一是達成包括“內羅畢工作計劃”在內的幾十項決定,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二是在管理“適應基金”的問題上取得一致,將其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具體的適應氣候變化活動。

COP13·印尼巴厘島 2007年

會議著重討論《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后京都”時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安排的談判并簽署協議有關。

COP14·波蘭波茲南 2008年

八國集團領導人就溫室氣體長期減排目標達成一致,并聲明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他締約國共同實現到205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少一半的長期目標,并在公約相關談判中與這些國家討論并通過這一目標。

COP15·丹麥哥本哈根 2009年

2009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將在哥本哈根召開COP15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